迅速响应,全力防疫!杰毅生物正式上线新冠核酸检测!

近日,浙江宁波、绍兴、杭州等地陆续出现新冠病毒确诊病例。目前,杭州市部分区县市的疾控中心已经发发布了最新的紧急提醒。

为响应疫情监控的需要,杰毅生物旗下杭州杰毅医学检验实验室严阵以待,正式上线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服务,为个人和团体提供快速、准确、便捷的新冠核酸检测服务。

杰毅生物全力承接杭州市新冠核酸检测服务!

极致服务 安全高效

海报

温馨提示:

1、采样前请出示杭州健康码与通行码,配合工作人员测量体温,有发热(体温≥37.3℃)、咳嗽等症状,或近期有疑似阳性密切接触史人员,请前往定点医院诊治。请勿预约本服务。不接待健康码为红码、黄码人员
2、采样等候时,请与其他等待者保持 1 米以上安全距离
3、请携带相关证件:采样时须携带本人身份证或护照,核对信息后方可采样。
4、采样前勿进食:核酸采样前两个小时尽量不进食,30 分钟内停止抽烟喝酒嚼口香糖等一些与吞咽有关的行为,以保证采样的准确性。
5、检测报告:请关注 “杰毅医检” 微信公众号,将出具电子版检测报告,可自行下载打印,若需要纸质报告,请现场与工作人员沟通备注。
6、团体筛查:企业团体下单前请拨打服务热线:400-0888-365 进行咨询预约。

柳叶刀子刊 EBioMedicine:mNGS 首次用于同时诊断感染和肿瘤

近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检验科王辉教授团队在国际著名的柳叶刀子刊《EBioMedicine》(IF=8.143)发表了题为 “Metagenomic 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 to identify pathogens and cancer in lung biopsy tissue” 的研究论文。王辉教授为本文通讯作者,杰毅生物王珺博士和丁文超博士共同参与了此项研究。

不依赖培养、不需前提假设的宏基因组测序已成为诊断感染性疾病的有效方法,并迅速地从实验室研究过渡到临床应用。临床对疑似感染患者进行 mNGS 以识别病原体,但恶性肿瘤患者与感染患者的部分临床症状相似、难以鉴别,对此类患者进行常规 mNGS 检测时,结果可能为阴性。

染色体不稳定性作为一种重要的肿瘤标志物,已在科学研究中进行广泛讨论,但在临床诊断中应用较少。本研究基于 mNGS 可识别宿主染色体不稳定性的原理,对 mNGS 用于同时检测肺活检组织中的病原体和染色体不稳定性进行了研究,并且探讨了基于 Illumina 和 Nanopore 测序平台的宏基因组测序在肺活检组织中的病原体诊断价值。结果显示,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mNGS 对于恶性肿瘤的临床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准确率分别为 83.7%、97.6%、92.9%;Illumina 测序在感染诊断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 77.6% 和 97.6%,而 Nanopore 测序的敏感性为 34.7%,特异性为 98.7%。本研究数据显示 illumina 平台在肺活检组织的病原体检测性能显著优于 Nanopore 平台。

一.病人特征

本研究纳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检验科 133 例疑似肺部感染或胸部影像学异常的肺活检组织标本,并根据 CAP、HAP 和疑似感染的诊断标准,分为 LRTI 组(Low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n=49)和非 LRTI 组(n=84)。非 LRTI 组的恶性肿瘤发生率明显高于 LRTI 组(41.7% vs. 16.3%),LRTI 组血液病患病率明显高于非 LRTI 组(14.3% vs. 3.6%)。LRTI 组抗生素使用发生率显著高于非 LRTI 组,住院时间较非 LRTI 患者略长,白细胞计数、C 反应蛋白、降钙素原均高于非 LRTI 组。

二、Illumina 和 Nanopore 平台对肺活检组织的病原体检测性能

从标本接收到结果分析,Illumina 测序比 Nanopore 测序的 TAT 长,比常规培养的 TAT 短。培养阳性率为 13.5%(18/133),培养结合其他微生物检测(包括 qPCR、ELISA、GeneXpert MTB/RIF 和组织学检测等)的阳性率为 32.3%(43/133)。Illumina 测序的阳性率为 30.1%(40/133),与培养结果相比,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 83.3% 和 79.1%;与所有常规微生物检测相比,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 74.4% 和 95.6%;与综合参考标准相比,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 77.6% 和 97.6%。Nanopore 测序的阳性率为 14.6%(18/123),去除建库失败标本后,与培养结果相比,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 38.9% 和 91.4%;与所有常规微生物检测相比,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 33.3% 和 97.5%,与综合参考标准相比,临床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 34.7% 和 98.7%。

三、结果不一致的标本信息

整体检测性能比较:133 例肺活检标本中培养到 20 例病原体,其中 2 例标本存在合并感染,8 例标本感染真菌,4 例标本感染抗酸杆菌,其余 8 例标本感染其他细菌。其他微生物检测检出 25 例其他病原体:BALF 培养鉴定 3 例,GM 试验阳性 7 例,抗体阳性 1 例,PCR 检测阳性 14 例。与 Illumina 测序和 Nanopore 测序结果对比发现:仅靠临床常规微生物检测识别病原体 9 例;Illumina 测序额外识别病原体 11 例;Nanopore 测序额外识别病原体 4 例;Illumina 和 Nanopore 测序均阳性,但临床微生物检测结果为阴性的有 3 例;临床微生物检测结果与 Illumina 或 Nanopore 测序结果完全一致的总计 38 例。

真菌检测性能比较:2 例标本的培养结果与 Illumina 和 Nanopore 测序结果均不一致。临床微生物检测和 Illumina 测序均检测到的真菌 7 例;临床微生物检测和 Nanopore 测序均检测到的真菌 1 例;三类方法均检测到的真菌 6 例;与临床微生物检测相比,Illumina 和 Nanopore 测序额外识别了 9 例真菌,且与组织病理结果一致。

分枝杆菌检测性能比较:临床微生物检测检出分枝杆菌 14 例,Illumina 和 Nanopore 测序分别检出 10 例和 2 例,通过 Illumina 测序鉴定了 1 例抗酸杆菌阳性病原体为堪萨斯分枝杆菌。共计 4 例分枝杆菌仅有临床微生物学检出,Illumina 或 Nanopore 测序均未检测到分枝杆菌属,其中 1 例抗酸杆菌阳性,3 例 qPCR 阳性。

四、基于 Illumina 测序的染色体不稳定性检测

通过 Illumina 测序获得标本中的宿主序列,对 127 个肺活检组织标本(43 例组织学上确诊为恶性肿瘤)进行染色体不稳定性分析,对肿瘤进行诊断。mNGS 共检测到 36 例肿瘤患者,其中 31 例为临床和病原 mNGS 检测阴性的患者,5 例为病原体检测阳性患者。与病理检查结果比较,mNGS 对于肿瘤诊断的临床敏感性为 83.7%,特异性为 97.6%,准确率为 92.9%。经临床结果证实,基于 Illumina 平台的 mNGS 同时检测到 38 例感染患者和 36 例癌症患者(包括 18 例初诊肺阴影、占位性病变或结节的患者)。

本研究首次证明了使用 mNGS 可以在肺活检组织标本中同时检测病原体感染和肿瘤。作者指出,基于 Illumina 测序平台的 mNGS,分别以培养、微生物检测和综合参考为标准时,其敏感性较高;而 Nanopore 测序的灵敏度远低于此前报道,原因可能在于肺活检组织中病原体浓度可能低于体液,以及宿主背景(人源含量)较高。

研究发现 mNGS 可提高肺部真菌感染的诊断敏感性,与此前研究结果类似,有利于应对近年来肺部真菌感染发病率上升且早期诊断困难的现象,但作者建议在通过 mNGS 诊断真菌感染时,需结合其他临床检测方法(如 GM 试验或病理检测),以规避 mNGS 汇报背景污染的风险。本研究中 mNGS 对于分枝杆菌的检测敏感性较低,与此前报道不完全一致,可能是由于结核分枝杆菌序列数较低以及不同研究的波动性相关。本研究也对 mNGS 检测到 CMV 和 EBV 的患者进行分析,提出 CMV 和 EBV 在健康人群血液中也可以检出,但疱疹病毒的激活在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较常见,且与预后不良有关,因此建议 mNGS 检测到 CMV 或 EBV 时,应根据标本类型和临床症状进行解读。

另外,该研究首次指出,来自 mNGS 的宿主序列可以用于检测肿瘤患者的染色体不稳定性,且有助于提高肿瘤诊断的准确性和时效性(病理检查 TAT 约 48 小时),并降低检测成本,但仍存在少数标本的假阳性(2 例)和假阴性(7 例),因此需要根据更大的队列研究结果对判读阈值进行调整。研究还指出对于 Nanopore 测序平台而言,优势在于序列读长而非序列数量,而人源含量的高低会影响基因组的覆盖度,进而影响染色体不稳定性的判读。因此应用 Nanopore 测序平台的肿瘤判读模型仍要进一步调整。

综上所述,本研究首次报道了基于 Illumina 测序平台的 mNGS 在肺活检组织标本中同时诊断感染和肿瘤。该技术可以有效地对影像学异常如肺部阴影、占位性病变或结节的患者提供肿瘤诊断。本研究建议在 Nanopore 测序的湿实验中进行去宿主操作,以提高病原体的检测敏感性。

基因科技赋能智慧医疗 | 镁信健康携手杰毅生物 共创感染精准医疗普惠时代

近日,杭州杰毅生物(以下简称 “杰毅生物”)与上海镁信健康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镁信健康”)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通过深度整合技术和平台资源优势,合力将感染精准诊疗新技术融入普惠医疗生态圈,让更多的感染疾病患者受益于创新基因科技成果。

当前,由病原微生物引起的感染性疾病已经成为全球死亡率和发病率最高的疾病之一,在我国,感染性疾病的流行现状亦不容乐观。根据 2020 年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2019 年全国感染相关门诊患者超 2 亿人次,使用抗生素的住院患者达到 1.16 亿人次,感染和耐药问题依旧十分严峻。针对日益严重的抗生素和其他抗菌素药品耐药性问题,世界卫生大会将每年 11 月 18 日-24 日定为 “提高抗微生物药物认识周”,通过提高社会公众和医务人员对耐药危机的认识,避免耐药性感染的进一步出现和蔓延。

感染性疾病控制的关键在于精准快速明确感染病原体,进行科学合理的用药治疗。为此,国家卫健委将 “提高住院患者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送检率” 列入十项国家医疗质量安全改进目标。今年 10 月 28 日,国家卫健委发布 “提高住院患者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送检率专项行动指导意见”,首次将基因测序技术纳入《常见病原学检测目录》。

杰毅生物作为感染性疾病新一代分子诊断技术的创新推动者,以 “让每位感染患者第一时间得到精准诊疗” 作为愿景目标,通过自主创新技术和产品解决了检测时间长、敏感性差等染性疾病临床诊断常见的难题。公司在国内首推 Q-mNGS 定量宏基因组检测技术,拥有全球领先的一站式全自动化 mNGS 产品解决方案,实现在 13 小时内完成 mNGS 检测全流程。杰毅生物也凭借强大的产品技术能力,成为了全国唯一一家在武汉金银潭医院为新冠重症患者提供本地化 mNGS 检测的公司。公司将全力投入搭建覆盖全国的 mNGS 交付中心,让快速、精准的 mNGS 检测技术造福更多的感染患者。

作为创新型医疗健康服务平台,镁信健康始终致力于以智慧科技为驱动,医疗和保险双平台为核心,为用户及家人提供更全面、更经济、更优质的医疗健康服务。公司旗下全新设立康付健康、康付智保、康付洞察三个品牌,赋能医疗健康全产业链。其中惠民保业务目标将是覆盖全国超过 70 个大中城市和 5000 万人群,持续推动惠民健康升级;而在政策险项目建设方面,镁信健康将继续在罕见病、肿瘤和慢病等领域发力,持续引领健康险创新。

本次战略合作将依托双方技术产品优势和平台资源优势,以患者为中心,拓展感染性疾病检测领域的创新合作模式。深入打造覆盖全人群、全病程、全周期的创新医疗管理服务体系,为人民大众带来优质、高效、经济可及的医疗价值。

镁信健康创新支付及患者服务事业部总经理冯昊表示:“镁信健康始终致力于积极探索多元化创新支付手段,构建药品支付领域多层次保障体系。我们与杰毅生物的本次合作将能进一步满足广大感染疾病患者的用药需求,使他们得到更好的获益和用药保障未来,我们将继续充分发挥自身的平台优势,对感染疾病患者提供更优质、更充分的支持,同时与杰毅生物携手将感染精准诊疗新技术更快地惠及患者,让更多患者受益于医学技术创新。”

杰毅生物创始人&CEO 王珺博士表示:“杰毅生物的愿景是让每位感染患者第一时间得到精准诊疗。此次与镁信健康达成的战略合作,拓宽了感染患者普惠医疗支付保障体系的广度。未来我们将继续携手镁信健康,充分发挥双方在各自在感染性疾病创新分子检测技术和创新支付、智慧医疗平台领域的优势,强强联手,探索更多创新合作模式,共同谱写感染精准医疗普惠的新篇章。”

关于杰毅生物

杭州杰毅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总部位于浙江杭州,是一家专注于感染性疾病分子诊断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聚焦感染疾病精准医疗领域,以高通量测序(NGS)和基因编辑(CRISPR/Cas)为技术平台,将基因检测、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融合创新,致力于 “让每位感染患者第一时间得到精准诊疗”。

通过多年的潜心研发和临床应用实践,杰毅生物成为目前国内唯一一家提供病原宏基因组 mNGS 全自动检测产品解决方案的公司,与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等国内顶级临床机构建立了深入合作关系,打造基于大数据的人工智能诊断系统和服务。公司将坚守 “创新检验未来” 的使命,引领分子诊断进入新时代。

关于镁信健康

镁信健康以智能科技为驱动,以医疗与保险双平台为核心,致力为用户及家庭提供更全面、更经济、更优质的医疗健康服务。

镁信健康连接每一位参与者,想患者所想,知百姓所需,驱动以患者为中心的医疗服务创新。我们提供更可及的医疗资源、更优质的医药服务、更安心的医疗保障和更个性化的医疗与健康管理。

依托优质的医疗健康服务,镁信健康帮助每一个患者更有效率地管理医疗支出,为每一个家庭提供保护伞。

mNGS 首次揭示细菌和真菌感染可促进中耳胆脂瘤骨质侵蚀

近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联合杰毅生物共同开展了关于中耳胆脂瘤的发病机制研究。并首次应用 mNGS 探究了病原微生物与中耳胆脂瘤之间的联系,研究成果于 2021 年 11 月 5 日发表在《Frontiers in Microbiology》(IF 5.64)杂志上。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耳鼻咽喉科蒋骅主任为本文第一作者,浙大医学院转化学院陈祥军教授为本文通讯作者,杰毅生物王珺博士、韩序博士和丁文超博士共同参与此研究。

1. 研究背景

中耳胆脂瘤通常是中耳炎和咽鼓管功能障碍的结果,患者一般表现为慢性耳漏和进行性地传导性听力丧失。据报道,病原微生物感染与中耳胆脂瘤的发生密切相关,最常见的有铜绿假单胞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然而,传统的病原学检测技术在中耳胆脂瘤中的病原微生物检出率通常很低,导致临床难以及时有效地获得有用信息。病原宏基因组测序 (mNGS) 作为一种新型的病原学分子诊断技术,可提供更高的灵敏度和通量,并可同时检测细菌、真菌、病毒、寄生虫等多种病原微生物,为临床病原学诊断提供更多依据。但目前尚未有关于 mNGS 在中耳胆脂瘤中的研究应用,故本研究利用 mNGS 来探究病原微生物感染与中耳胆脂瘤发病机制的关系。

2. 材料与方法

本研究选取了来自浙江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耳鼻咽喉科的 16 例中耳胆脂瘤患者的组织标本(手术过程中采集),并同时对其进行传统病原学检测和 Q-mNGS 检测。所有患者均行术前颞骨 CT 扫描,记录骨侵蚀 CT 评分 (表 1)。

表 1  颞骨 CT 扫描评分

3. 研究结果

纳入研究的 16 例中耳胆脂瘤患者均表现为耳漏和听力丧失,其中 7 例患者表现为严重的颞骨侵蚀,具体临床特征见表 2。

表 2 中耳胆脂瘤患者临床特征

传统病原学检测结果显示,11 例为阴性,5 例为阳性,其中 1 例属于真菌感染,4 例属于细菌感染,且 75%(3/4)为葡萄球菌属感染。Q-mNGS 检测结果显示,病原微生物检测阳性率为 100%(16/16)。其中,最常见的病原微生物属为曲霉属 (11/16,68.75%),序列数(1~2882)与相对丰度(0.01% ~ 90.34%)均存在较大差异;其次为葡萄球菌属 (7/16,43.75%)(表 3)。此外,研究还发现,曲霉属的相对丰度在患者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CT 评分高的患者曲霉属相对丰度明显高于 CT 评分低的患者 (p = 0.023)(表 4 和图 1)。

表 3  16 例患者的传统病原学检测结果和 Q-mNGS 检测结果

表 4 不同颞骨 CT 评分患者的曲霉属相对丰度

图 1 不同颞骨 CT 评分患者的曲霉属相对丰度

4. 研究结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Q-mNGS 在中耳胆脂瘤患者的病原体检出率高达 100%,显著高于传统病原学检出率,表明 mNGS 有助于提高中耳胆脂瘤病原体检出。此外,研究还发现,Q-mNGS 检出与胆脂瘤特异性相关的最常见微生物为曲霉属(12/16,75%),且其存在明显与骨侵蚀程度有关,而传统病原学检测发现则以葡萄球菌属为主,这也为微生物对中耳胆脂瘤的发病机制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杰毅生物与因美纳深化战略合作,携手打造感染病原检测新引擎

11 月 05 日,在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杰毅生物与全球基因测序技术领导者因美纳 Illumina 共同签署进一步深化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感染病原检测领域提供更优质的临床产品和服务。杰毅生物 CEO 王珺博士出席签约仪式。

杰毅生物深耕于高通量感染病原检测领域,已搭建了以 NGS 为核心的规范化运营体系和本地化战略布局,与因美纳 Illumina 达成合作后,双方的战略合作将进一步深化 NGS 技术在感染病原检测方面的临床应用。

再创佳绩 | 杰毅生物满分通过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室间质评!

近日,杰毅生物旗下杭州杰毅医学检验实验室满分通过浙江省临床检验中心 2021 年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室间质评。标志着杰毅医学检验实验室检测能力再一次得到官方认可!
自新冠病毒疫情蔓延,杰毅生物迅速组织力量,充分发挥专业技术能力,快速研制出精准、高效、更具针对性的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等多项解决方案,助力全国多个地区的医疗及疾控等卫生机构进行疫情监测及防控工作。今年 4 月,杰毅生物满分通过国家卫生健康委临床检验中心(NCCL)组织的 2021 新型冠状病毒核酸快速检测室间质量评价;9 月,再次以优异成绩通过 2021 年 NCCL全国新型冠状病毒德尔塔变异株核酸检测室间质量评价。近期,国内新冠病毒疫情出现反复高发的态势,为了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安全,国家卫生管理相关机构对于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的规范性和时效性等标准有了更高的要求。本次满分通过浙江省临床检验中心组织的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室间质评,再一次证明了杰毅生物在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项目上优秀的专业能力。

除了新冠病毒核酸检测以外,针对疑难、复杂的感染性疾病,杰毅医学检验实验室基于自主研发的 Q-mNGS 定量宏基因组检测自动化解决方案,提供精准、快捷的病原宏基因组检测服务,帮助临床快速精准鉴别疑难感染、复杂感染的病原体,让感染患者第一时间得到个体化精准诊疗。杰毅生物将坚持以创新的技术、卓越的品质,为感染卫生防控事业贡献更大的力量!

邵逸夫医院、浙大一院等 15 家医院联合杰毅生物发表定量宏基因组检测(Q-mNGS)重大研究成果

近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等 15 家医院联合杰毅生物开展的,针对肺部感染患者的定量宏基因组检测多中心研究取得重要进展,研究成果正式发表于 《Journal of Infection》(2020 年影响因子 6.072)。论文第一作者为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内科周华主任和杰毅生物研发部欧阳川博士,通讯作者为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副院长、感染科主任俞云松教授和杰毅生物医学部负责人刘超博士

图片1

研究背景

病原宏基因组检测(mNGS)是基于下一代测序技术(NGS)对标本中的核酸进行无差别的高通量测序,再与微生物基因序列数据库比对分析,实现了非靶向的泛病原体检测,具有灵敏度高、检测周期短、不依赖培养等优点。但由于其无偏倚测序的特性,mNGS 获得的信息中包括标本中的病原体和大量的人源宿主,进而影响了病原体的检测敏感性。尽管去人源/去宿主技术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 mNGS 的敏感性,但同样存在非特异性损失病原体的风险。

IMG_256

图 1. 微生物序列数(PCR 建库、PCR-free 建库)与标本人源细胞数量成反比

本研究收集了浙江省 15 家医院 205 名疑似肺炎且排除 RNA 病毒感染的患者入组,每位患者取肺泡灌洗液后分成两份进行检测(一份去人源,一份不去人源)。

肺炎患者 Q-mNGS 检测

研究者设计并测试了 5 种不同长度和核苷酸序列(与任何已知生物的基因组无显著同源性)作为内标分子(spike-in internal control,简称 spike),用来监测标本中人源与微生物核酸的载量。模拟实验显示,spike 序列数与投入量呈正相关,但与人源细胞数呈负相关。

IMG_256

图 2. spike RPM 随标本人源细胞数量的增加而降低

研究者在每个 BALF 标本中加入等量的 spike 1,继而进行 mNGS 测序,并同时采用 AO/PI 双荧光染色法进行有核细胞计数,以评估 spike 序列数与有核细胞计数之间的关联。结果显示, spike 序列数与细胞计数呈负相关,人源指数(H index)与细胞计数呈正相关,人源指数(H index)可以有效反应标本中人源核酸的含量。

IMG_257

图 3. Spike 序列数,人源指数(H index)与有核细胞计数的相关性分析

考虑到人源含量影响 mNGS 检测敏感性,研究者对常规 mNGS(不去人源)和去人源后 mNGS 检测(差异化裂解)进行对比。结果显示,差异化裂解去人源会同时造成某些微生物序列数上升,某些微生物序列数下降,对细菌和分枝杆菌的富集作用较病毒和真菌更明显。94.79% 的标本去人源前后的结果一致,但 8 例(8/205, 3.90%)标本在常规 mNGS 检测时结果为阴性,而在去人源后 mNGS 检测结果为阳性,其中包括 4 例结核分枝杆菌、2 例烟曲霉和 2 例白色念珠菌。去人源后造成损失的病原体主要为耶氏肺孢子菌(2 例,RPM 分别下降 7695.87 和 8397.47)。

IMG_258

图 4. 入组标本的人源指数以及去人源对微生物序列数的影响

研究者对 mNGS 用于感染/非感染性疾病的诊断性能进行了分析,205 例患者中有 15 例(7.32%)为非感染性疾病,190 例为感染性疾病,其中 115 例(60.53%)发现了明确病原学依据。在 115 例患者中,mNGS 的阳性率为 93.04%(107/115),显著高于临床常规检测(细菌、真菌培养,G/GM/GXM 试验,抗酸染色,Xpert 等)的阳性率 49.57%(57/115)。mNGS 共为 123 例患者做出(60.00%)明确诊断,其中 64 例患者,mNGS 结果为唯一诊断依据,显著多于常规检测(8 例)。另外,研究发现 mNGS 阴性结果也有助于临床排除感染,本研究通过 mNGS 明确非感染诊断 14 例(93.3%),包括间质性肺炎 6 例、肺癌 4 例、心脏衰竭 1 例、过敏性肺炎 1 例、慢阻肺(COPD)1 例和放射性肺炎 1 例。

IMG_259

图 5. 入组患者检测结果及临床诊断结果

总结

mNGS 因其无偏倚、非靶向的特性,在鉴定疑难、危重、特殊感染方面相较常规病原学检测方法具有显著优势,但标本中人源含量会影响 mNGS 对于病原体的检测敏感性,而差异化裂解技术在提升微生物检测性能的同时,也会造成一些微生物序列的减少、甚至丢失,因此需要仔细评估和谨慎执行,不建议对所有标本无差别使用。

Q-mNGS 原理解析

mNGS 对于病原体的检测敏感性受标本中人源核酸含量影响,在相同测序数据量下,标本中人源核酸含量越高,mNGS 检测到的人源序列就越多,即检测到的病原体序列就越少,对于病原体的检测敏感性就越差,甚至会导致漏检或假阴性。

Q-mNGS 在对标本进行检测前,在每份标本中加入等量的 spike,并与标本中其他核酸(人源核酸、病原体核酸)一起进行检测,因此以 spike 序列信息作为参照,将人源和病原体核酸进行相对定量,获得标本中真实的人源核酸和病原体核酸含量,以识别高人源下的假阴性和低人源下的真阴性,选择性的对高人源标本进行去人源,提升检测阳性率,同时降低去人源造成的病原体损失,还可以协助临床进行病原体的载量监控和病程管理。

IMG_256

图 6. Q-mNGS 通过 spike 定量人源和病原体核酸

杰毅生物完成数亿元战略投资,创新技术引领感染病原基因检测赛道

近日,国内感染病原分子诊断技术创新引领者杭州杰毅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杰毅生物完成数亿元人民币战略投资。本轮融资由阿里巴巴、华泰紫金联合领投,前海母基金、比邻星创投等老股东持续加码,浩悦资本担任本轮融资的独家财务顾问。本轮融资主要用于新产品研发与注册报证,进一步推进全国商业化应用战略等方面。

在新一代高通量测序技术的推动下,基因测序的应用领域迅速拓宽,市场规模快速增长,随着新型冠状病毒全球肆虐,病原宏基因组检测(mNGS)技术不仅在新冠病毒鉴定及变异监控等公共卫生的防控中发挥重要作用,也在逐渐成为全球临床感染诊断的重要方案,成为继 NIPT、肿瘤伴随诊断之后最热门的高通量测序蓝海赛道。根据 2020 年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2019 年全国感染相关门诊患者超 2 亿人次,使用抗生素的住院患者达到 1.16 亿人次,其中全国每年新发下呼吸感染患者近 1000 万、脓毒症患者约 568 万、新发脑膜炎患者约 85 万、ICU 重症监护患者超 250 万,上述感染患者尤其是疑难、危重、特殊的感染患者急需 mNGS 检测,市场容量潜力巨大。

作为国内感染病原分子诊断技术创新引领者,杰毅生物以 “让每位感染患者第一时间得到精准诊疗” 为愿景目标,通过多年的潜心研发和临床应用实践,在产品技术方面解决了诸多行业痛点。公司拥有全球领先的一站式全自动化 mNGS 产品解决方案,将 mNGS 的应用场景由第三方实验室带到医院,使 mNGS 检测与患者 “零” 距离,彻底改变了 mNGS 的商业模式;公司在全国首推定量 mNGS 检测项目,解决传统 mNGS 只能定性无法定量的问题,实现了人源和病原体核酸的定量检测,使得检测结果更加精准;公司实现了行业最快的 TAT 检测时间,并持续突破打造更快的交付速度,为患者与疾病的 “生命赛跑” 提供绝佳助力。杰毅生物也凭借强大的产品技术能力,成为了全国唯一一家为新冠重症患者提供本地化 mNGS 检测的公司。

在市场覆盖方面,杰毅生物拥有全国最多、覆盖最广的 mNGS 检测交付中心网络。目前杰毅生物通过自建和与医疗机构联合共建方式已在全国 17 个省市建立了区域 mNGS 检测交付中心,服务网络实现了中国内地所有省份的全覆盖;公司已和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等国内顶级临床机构建立了深入合作关系,并与多家区域内标杆医院进行宏基因组学平台建设,共同推动感染 mNGS 的临床应用。

杰毅生物创始人、CEO 王珺博士表示,非常荣幸能够获得本轮投资机构的认可和支持,杰毅从创立之初就立志用自动化、一体化、智能化的方案来解决病原分子诊断所面临的难题,直击病原微生物检测时效性不足的痛点,为临床提供全场景化的病原分子诊断整体解决方案。对于过去一年蔓延极为迅速的新冠疫情来说,快速、精确地诊断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将不断迭代自动化产品方案,并通过各个环节的创新以及与大数据、AI 算法的结合帮助医生解决感染性病原体检测 “快、准、全” 的世界性难题,对新发突发传染病进行监控。疫情虽然为社会公共安全带来挑战,但也为感染性疾病的精准诊疗带来机遇,随着越来越多的专家共识的发表,行业规范和标准会逐渐形成,杰毅生物也将尽我们所能把分子诊断做得更简单,让病人能更快得到精准诊治。

阿里巴巴集团投资部投资总监苏志强先生表示,杰毅生物作为病原微生物分子诊断领域的头部企业,始终致力于研发融合创新的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产品,开拓先进分子诊断技术在感染性疾病等人类健康领域的应用,这样的创新属性是阿里十分看重的。杰毅生物还于 2020 年 2 月同阿里云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在感染性疾病领域研究开发 AI 诊断系统。未来我们将进一步与杰毅生物携手,共享各自优势资源,深化在病原微生物检测、公共卫生防控的创新应用,联手推动中国感染性疾病进入精准诊疗时代,惠及广大病患。

华泰紫金董事总经理、大健康投资负责人张泉源先生表示,新冠疫情的爆发加速了临床对重症感染患者病原微生物宏基因组检测的认知与需求,在这个新兴的领域和赛道,杰毅生物作为开拓者,始终坚持技术创新,致力于解决行业痛点,我们高度看好公司创始团队自成立以来对行业发展的判断力以及高效的执行力和社会责任感,期待公司未来持续高速的发展,造福全球有需求的患者。

前海母基金董事总经理李胜男女士表示,我们非常看好病原体检测的巨大市场潜力,认可管理团队丰富的行业经验和坚韧的创业家精神,在上一轮投资后更是欣喜的看到公司在产品、业务、团队等各方面都取得了飞速的发展,所以我们果断的继续增持杰毅生物,坚信杰毅将成为中国感染性疾病基因检测领域的领导者。

比邻星创投合伙人李喆先生表示,传统的感染性疾病病原体检测技术有待革新,市场前景巨大,痛点明显,杰毅生物快速成为感染病原分子诊断领域的创新引领者,在技术上持续创新改进,推出 mNGS 一站式全自动解决平台,在实现业界最快 TAT 检测时间后又首个实现定量 mNGS 检测,同时实现了多个业绩的里程碑,包括与头部医院临床研究项目的开展,全国性实验室网络的建设,产品的升级与报证,研发管线的扩张等,我们十分认可杰毅在行业的领跑地位,愿持续助力公司发展。

浩悦资本合伙人李逸石博士表示,我们非常荣幸担任杰毅生物本轮融资的独家财务顾问。近几年 mNGS 领域高速发展,临床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广泛应用,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加速应用于临床诊断领域,mNGS 在新发病原体鉴定、罕见重要病原体诊断和临床大数据研究等方面将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杰毅生物是中国唯一能够提供一站式、高时效系统解决方案的病原微生物检测技术公司,团队在过去一年展现出超强的执行力和持续创新能力,属于国内市场的稀缺标的,我们看好杰毅生物的成长潜力,同时为与优秀企业共同成长而倍感荣幸。

关于杰毅生物

杭州杰毅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总部位于浙江杭州,由贝瑞基因(SZ:000710)创始团队成员王珺博士和迪安诊断(SZ:300244)原战略投资板块负责人、浙江大健康产业基金合伙人钟杰先生共同发起成立,其以高通量测序(NGS)和基因编辑(CRISPR/Cas)为技术平台,将基因检测、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融合创新,致力于 “让每位感染患者第一时间得到精准诊疗”。

杰毅生物是阿里云计算在感染性疾病 AI 应用的战略合作伙伴,全球基因测序领导者因美纳(Illumina)在微生物组领域应用合作伙伴,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战略合作伙伴,为中国唯一一家提供病原宏基因组 mNGS 全自动检测产品解决方案的公司,被业内评选为 “2020 未来医疗 100 强——分子诊断类 TOP20”、 “2020 中国医疗大健康创新企业 80 强”、 “中国最具前景分子诊断公司” 和 “杭州市准独角兽企业” 等。公司将坚守 “创新检验未来” 的使命,引领分子诊断进入新时代。

关于阿里巴巴

阿里巴巴集团的使命是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旨在助力企业,帮助其变革营销、销售和经营的方式,提升其效率。为商家、品牌、零售商及其他企业提供技术基础设施以及营销平台,帮助其借助新技术的力量与用户和客户进行互动,并更高效地经营。业务包括商业、云计算、数字媒体及娱乐以及创新业务。

关于华泰紫金

华泰紫金是华泰证券(601688.SH)旗下从事私募股权投资业务的全资子公司,依托华泰证券全业务链优势,秉承 “与企业家共成长” 的投资理念,凭借丰富的金融与产业资源,为合作伙伴提供全方位的资本服务。公司注册资本 60 亿元,管理规模超 500 亿元,旗下拥有 PE、M&A、FOF、产业等多支基金。华泰紫金坚持行业定位,以扎实的行业研究为基础,深耕医疗健康、TMT 等战略新兴行业,积累了丰富的行业经验与资源。

关于前海母基金

前海母基金于 2016 年创立规模 285 亿人民币,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商业化募集母基金及领先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以基金投资与直接股权投资为并重,由中国创投领军人物靳海涛领衔的前海方舟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管理。自前海母基金设立以来,累计投资直接/间接股权项目 1651 家,直接/间接投资企业境内外上市超过 67 家。

关于比邻星创投

比邻星创投是一家专注于创新医疗技术和颠覆性生物技术投资的专业机构,致力服务出类拔萃并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创新医疗科技企业。比邻星创投由具有资深医疗产业背景的专业团队管理和运营,团队具有多元化和国际化的专业知识、职业背景与行业网络,目前管理多只人民币和美元基金。比邻星创投建立了领先的医疗创业生态系统,助力被投企业对接优质临床资源和产业资源,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经验与成果。

关于浩悦资本

浩悦资本创立于 2014 年 1 月,致力于成为嫁接中国医疗事业与资本的桥梁。浩悦资本的研究领域和交易范围覆盖创新医疗器械、生物医药、IVD 与精准医疗、医疗服务和智慧医疗等多个细分领域。浩悦资本的团队由深耕中国医疗健康领域多年的资深投资银行家组成,长期密切追踪医疗健康投资市场动态和投资趋势,每周发布医疗健康投资周报和专题研究报告,以浩悦观点解读新政策和新前沿。

【永铸质量基石】杰毅生物再次通过全国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室间质评

国家卫生健康委临床检验中心(NCCL)近日公布了 2021 年全国新型冠状病毒德尔塔变异株核酸检测室间质量评价/能力验证结果报告。杰毅生物旗下杭州杰毅医学检验实验室的检测结果与 NCCL 官方正式记入本次室间质量评价的结果完全一致,以优异的成绩通过本次室间质评。标志着杰毅生物的新冠病毒检测水平和实验室质量管理水平再次得到官方认可。

当前,核酸检测是判断是否感染新冠病毒最科学的手段之一,也是常态化防控工作的重要保障。今年 5 月以来,德尔塔变异株引发我国广州、瑞丽、南京、郑州和厦门等地疫情,成为现阶段我国境内主要的新型冠状病毒流行毒株。全国新冠病毒德尔塔变异株核酸检测室间质评是了解全国各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实验室对德尔塔变异株的检测质量,保证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在疫情防控中的有效性的重要手段。杰毅生物持续关注新冠病毒变异情况,并根据疫情防控需要,研发精准、高效、更具针对性的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等解决方案。其中,新冠病毒核酸快速检测具备检测速度提高、检测设备一体化等特点,灵活适应当前疫情防控的需求,可以缩短发热门诊、急诊等来源的样本的检测时间,从而缩短等待时间,帮助医护人员提高确诊效率,及时监测病情并进行干预治疗。今年 4 月,杰毅生物满分通过 2021 NCCL 新型冠状病毒核酸快速检测室间质量评价,证明了杰毅生物在新型冠状病毒核酸快速检测项目上的优秀能力。

1619331849327_4C17D020-6987-41cd-B961-F612CD427F8D

杰毅生物聚焦感染疾病分子诊断领域,经过多年潜心研发,已形成基因编辑(CRISPR/Cas)和高通量测序(NGS)两大前沿技术平台。面对新冠病毒的传播态势,公司第一时间响应国家需要,牵头承担国家科技部 “新冠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应急项目” 等重点研发计划的检测工作。在新冠病毒筛查方面,率先推出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 CRISPR 检测解决方案,通过自主专利的 CRISPR/Cas 技术实现 60 分钟内迅速报告检测结果;在新冠肺炎患者诊疗方面,基于宏基因组高通量测序技术推出了新冠肺炎病毒 mNGS 解决方案,快速准确鉴定病毒基因突变、及时明确合并感染的病原体,有效降低新冠肺炎患者重症/死亡率,在医学检验服务方面,杰毅医学检验实验室构建了科学的全流程标准化的质量管理体系,持续优化运作、严格执行质量管理体系,保证每个实验环节的高标准。实验室始终严格执行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等项目标准,在参与国家卫生健康委临床检验中心组织的多次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室间质评中,检测结果与标准一致程度高达 100%,以优异成绩通过测试。
通过 NCCL 室间质评体现了国家卫生健康委临床检验中心对于杰毅生物的认可。杰毅生物将以室间质评契机,全方位加强质量管控,同时全力加强检测能力建设,以适应新冠病毒变种变异及传播对检测技术能力的需要。坚持标准化、高品质的产品及服务,造福临床和广大患者,为国家感染卫生防控事业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