杰毅生物高分通过上海临检中心 “2022 年血浆微生物游离 DNA 宏基因组高通量测序(调查项目)室间质评”

最近,上海临床检验质量控制中心公布了 “2022 年血浆微生物游离 DNA 宏基因组高通量测序 (调查项目) 室间质评结果报告”,本次室间质评活动测试项目为血浆微生物游离 DNA 宏基因组高通量测序,共计 32 家单位参与,杭州杰毅医学检验实验室以优异成绩顺利通过本次室间质评!

室间质评结果报告

IMG_256

宏基因组高通量测序(mNGS)在临床感染病原诊断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价值,其中在脓毒症,血流感染等方面,利用血浆微生物游离 DNA 宏基因组高通量测序的检测方法,不仅具有更短的检测周期和更广的病原菌谱,对于厌氧、苛养菌的检测也更加友好,还因具有分子诊断技术的高灵敏度和高特异,为临床感染诊疗提供快速、精准、可靠的病原学依据。为了促进 mNGS 检测更加规范化和标准化,使其在临床得到更好应用,本次室间质评活动评价原则包括假阳性结果、假阴性结果以及稳健性结果。杭州杰毅医学检验实验室以高分成绩通过了本次室间质评,再一次标志着杰毅生物 Q-mNGS™2.0 定量宏基因组检测技术的检测性能和实验室检测能力再次得到官方认可!
杰毅生物自主研发的 Q-mNGS™2.0 定量宏基因组检测,覆盖近 25000 种病原体,真实还原标本中病原体载量,实现病原定量检测;基于肿瘤细胞染色体不稳定性原理增加了肿瘤提示功能,为临床感染诊疗带来双重获益。在临床实践积累中,公司不断优化 mNGS 全流程自动化、标准化水平,以优异成绩通过了全国下呼吸道感染宏基因组高通量测序室间质评等国家卫生健康委临检中心发起的多项室间质评活动。杰毅生物将在产品解决方案优化升级,实验室质量管理和检测能力提升等方面持续精进,朝着 “让每位感染患者第一时间得到精准诊疗” 的愿景砥砺前行!

捷报!杰毅生物获批 “浙江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研究开发中心”

1 月 4 日,浙江省科技厅发文公示 2022 年浙江省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认定名单。经浙江省科学技术厅评审、公示,杭州杰毅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申报的 “浙江省杰毅感染疾病分子诊断高新技术企业研究开发中心” 被认定为省高新技术企业研究开发中心

593435b5cdaeeb87e68a13100abc848

2bc3906146050f99afed8e4d6f5179a

浙江省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是浙江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升全省加快科技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总体部署。企业研发中心是设在企业内部相对独立的省级研发机构,是促进企业技术进步和成果转化,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创新力量。

杰毅生物自成立以来,重视一流人才队伍建设和培养,坚持产学研融合,打造基于大数据的前沿分子诊断技术和创新产品,并全力推进其在感染性疾病诊疗领域的广泛普及和应用,推动精准诊疗的进展。感染精准诊疗领域的深耕与持续性创新,公司拥有近 100 项核心技术专利、商标等自主知识产权,开发基于高通量测序(NGS)和基因编辑(CRISPR/Cas)两大技术平台的多项前沿分子诊断产品。在新冠疫情中支援武汉新冠肺炎重症患者诊疗,承担国家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新冠疫情应急专项,与北京协和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医疗、科研单位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为临床抗精准感染治疗,传染性疾病防控提供精准科学的解决方案,展现出坚实的技术实力。

“让每位感染患者第一时间得到精准诊疗” 是全体杰毅人共同的愿景和前行的动力。未来,我们将继续加大研发投入,加快推进创新科技成果转化及应用,以科技力量造福社会!

喜报!杭州杰毅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成功获批设立浙江省博士后工作站

2022 年 5 月 9 日,浙江省博士后工作办公室根据《关于做好我省企业博士后工作站先设站后授牌工作的通知》(浙人社函〔2014〕99 号)和《浙江省博士后工作试点工作管理实施办法》(浙博办〔2008〕1 号)精神,正式批准杭州杰毅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设立浙江省博士后工作站

人才资源赋能高质量发展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随着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由要素推动转向创新推动,人才资源将是实现浙江跨越式发展最宝贵的战略资源。近年来,浙江省非常重视企业博士后工作站建设,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高科技型和高成长性企业。杰毅生物作为专注基因检测,以分子技术为平台的高新技术企业,致力于为客户提供感染性疾病分子诊断的整体解决方案。同时,杰毅生物秉承 “创新检验未来” 的理念,围绕基因编辑(CRISPR/Cas)和高通量测序(NGS)两大前沿技术管线,自主研发了一系列自动化检测仪器和检测试剂,正在成长为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新型分子诊断产品新锐企业,并期待未来能够引领分子诊断进入新世代。

人才价值与企业效益共赢共进

杰毅生物自成立以来,高度重视青年人才培养,坚持科技兴国,研发兴企,在新技术研发和产品管线开拓等方面持续深耕投入,同时也与北京协和医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医疗和科研单位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正在全力打造基于大数据的人工智能诊断系统和服务,推动高端医学检验的发展。随着此次博士后工作站的成功获批,杰毅生物 CEO 王珺、COO 苏广宇和创新应用研究院院长任若通也将作为博士后工作站导师,会同多位临床医学、检验医学和分子流行病学等领域的国内顶级专家共同指导和培养博士后人才,标志着杰毅生物在人才队伍和研发能力建设上的又一次重要突破。杰毅生物将以本次设立博士后工作站为契机,聚焦技术成果转化、创新人才培育及产业化项目开发,努力吸引更多国内外优秀博士来从事高水平的科研和临床转化工作,积极推动人才梯队的建设,以人才优势助力企业科学发展,最终实现人才价值与企业效益的共赢共进。

持续高热+液平:真是肺脓肿吗?——福建省第二人民医院发表 Q-mNGS 病例!

近日,福建省第二人民医院联合杰毅生物共同发表了一篇临床案例,此案例应用 Q-mNGS Onco 排除感染,同时利用宿主基因组拷贝数变异提示肿瘤, 研究成果发表在《BMC pulmonary medicine》(IF = 3.317)。 福建省第二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魏萍为第一作者, 王春娥主任和杰毅生物刘超博士为通讯作者, 杰毅生物王肖嘉和李彩云共同参与此研究。

背景介绍:

肺脓肿和肺癌的影像学征象有许多相似之处,因此诊断时难以准确区分。肺脓肿是一种感染性疾病,其特征是存在脓腔,而高达 22% 的原发性肺癌会显示出相似的空洞。在胸部 CT 中观察到空洞性病变时,临床医生通常会先考虑肺脓肿的可能性,因为它更常见。关于肺部疾病的初步诊断通常是经验性的,取决于传统的微生物检测、CT 扫描以及炎症和肿瘤的血清学生物标志物。然而,由于炎症和肿瘤都能使肿瘤标志物等临床指标升高,并且考虑到炎症伴随肿瘤同时存在的情况,这些测试可能会模糊甚至导致错误的诊断。当多种疾病共同出现某些症状时,初步诊断可能不准确,从而延误有效治疗。因此,在经验性治疗失败的情况下,像 mNGS 这样全面、无偏见的检测可对诊断提供非常有效的帮助。

病例描述:

患者林某,女性,62 岁。主诉 “咳嗽、咳痰、咯血 1 月余,发热 3 周”。患者 1 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咳痰,痰少色黄无恶臭,夹血丝,无呼吸困难等,就诊当地市医院,胸部 CT“右下肺脓肿”,血常规:WBC 19.83x109/L,GR 85%,CRP 108.3mg/L,PCT 0.056ng/ml,予哌拉西林、左氧氟沙星抗感染,3 周前出现发热,最高体温 40°C,热峰未退。后转诊福州两家三甲医院呼吸科、肿瘤科门诊,均考虑 “肺脓肿”,先后予莫西沙星、头孢噻肟抗感染,热峰未退。患者既往有 “高血压病”6 月,血压控制良好。无过敏史。无吸烟史。

患者感染指标普遍升高,肿瘤标志物(SCC,CYFRA21_1,CEA)指标较高,全腹 CT 显示肝内胆管小结石,肝囊肿,余未见明显异常。胸部 CT 现实右肺下叶高密度肿块,病灶内多发空洞,可见气液平面,空洞周围边界模糊,可见不规则磨玻璃样阴影。右肺下叶包裹积液、积气,考虑脓肿。培养见念珠菌属+(痰)和曲霉菌 1cfu(肺泡灌洗液)。初步诊断为肺脓肿

影像学检测结果:

胸部 CT,彩超,气管镜。右肺下叶混合回声团块-考虑病灶内部含气体液化坏死区。主气管通畅,未见分泌物,左、右主支气管及各叶段支气管腔内未见新生物、异物、出血,右下叶背段支气管腔内可见少量白粘痰。

Q-mNGS 检测-基因组拷贝数分析结果:

从上到下依次为患者标本,阴性对照和阳性对照标本。

基因组拷贝数分析显示患者存在明显的拷贝数变异。

组织活检结果:

患者右肺下叶穿刺活检标本染色。同一行左右两图为相同部位不同放大倍数的染色图像。结合免疫组化,考虑为肺鳞癌

治疗经过及预后:

Table 1. 临床诊断与治疗时间表

WBC: 白细胞; GR: 粒细胞; CRP: C 反应蛋白; PCT: 血小板计数; CEA, SCC,CYFRA21_1: 肿瘤指标

术后第二天(7 月 31 日)患者不再发热,抗生素降级为头孢哌酮钠舒巴坦,8 月 13 日出院。9 月 8 日回医院复查,肿瘤指标正常。

案例总结:

  • mNGS 有助于临床医师快速诊断病原体未知的感染性疾病,尤其是在经验性抗感染失败时,建议早期行 mNGS 检测以指导下一步靶向抗感染治疗
  • 该例患者以 “持续高热”为主诉,影像表现为较典型 “肺脓肿” 征象,经验性抗感染治疗失败,经 Q-mNGS 检测提示肿瘤,为肺穿刺活检与肿瘤确诊提供依据和指导方向。Q-mNGS 检测在病原体诊断的基础上增加了肿瘤提示,对于疑似感染、经验性抗感染失败的患者,尤其是常规微生物学检测阴性且 mNGS 未检出病原体时,肿瘤提示对鉴别诊断与针对性治疗有很强的临床指导意义。

二代测序能实时分析了? 9 小时刷新 NextSeq 平台 mNGS 新速度!

导读

实验周期长、操作较复杂一直是宏基因组二代测序(mNGS)在临床应用的主要限制因素。2022 年 3 月 15 日,检验医学权威期刊《Clinical Chemistry》(2021 年影响因子 8.327)发表了北京协和医院和杰毅生物联合发表的重要研究论文。研究团队通过改良测序接头和开发了一套快速实时生信分析系统,并借助于杰毅生物自主研发的自动建库仪器,实现了在 NextSeq 测序平台上全流程最快 9.1 小时的多样本 mNGS 检测,进一步发挥 mNGS 在鉴定疑难、危重、特殊感染方面的优势,为危急重症患者的快速精准诊疗赢得宝贵的时间。

研究背景

宏基因组二代测序 (mNGS ) 具有无偏倚地检测样本中病原体的巨大潜力,也是鉴定新发突发病原微生物的重要手段,但其报告时限(TAT)较长(≥15h)。尽管 Oxford Nanopore Technologies(ONT)测序平台提供了 TAT≤6 小时的测序和检测分析方案,但相较于 Illumina 二代测序方法,依然存在测序深度和 Reads 产出较低,成本较高和测序错误率较高等不足。在面对各种疑似感染病症时,临床医生始终有快速、准确鉴定病原体的迫切需求,因此,提升 mNGS 检测时效性成为了临床病原微生物检验关注的重点。

研究结果

改进测序接头结构,实现 “快速、实时”mNGS 分析

图 1 通过对测序接头的改进,实现不影响测序质量前提下的快速、实时分析

受到现有测序接头和测序原理的限制,NGS 只能先获取全部样本的测序数据,再根据标签序列进行数据拆分,最后完成序列比对分析,该固有流程是导致二代测序实验 TAT 较长的主要因素之一。本研究创新性地改良了测序接头的结构,接头中插入了一段样本特异的内部标签序列(Internal Index),实现了对内部标签序列进行优先测序和测序数据的提前拆分分析。为了避免这种接头设计导致的核苷酸多样性缺失、测序质量不佳、产出数据不足的问题,研究者们组合搭配了三种不同长度(6、7 和 8bp)的内部标签(图 1)。这样的设计能在保证测序质量的前提下,提前拆分分析样本测序数据,实现快速实时的 mNGS 分析。

自动化+实时生信分析,最快 9.1 小时完成 mNGS 全流程

图 2 改良的接头设计,结合自动化建库设备和生信实时分析流程,最终实现快速 mNGS

完成测序接头的改良后,研究者开发了一套快速 mNGS 检测方案,包括自动化文库制备、Illumina NextSeq 测序平台和实时分析系统(图 2)。实时分析监控程序全程监测测序进度,并根据测序循环数调度分析任务。后续的性能验证证实了改良的测序接头实现了快速检测,在 NextSeq 测序平台的全流程 TAT 降低到了 9.1~10.1 小时 (图 3,测序耗时约 6.1 小时,湿实验耗时 3~4 小时)。而使用常规接头,仅测序单一步骤耗时就达到约 11.7 小时,全流程周转时间至少在 15 小时以上。

图 3 测序分析耗时对比(改良的接头 vs 经典 TruSeq 接头)

准确性评估

图 4 利用真实临床样本完成新方法的性能评估

为了进一步缩减测序时间、并评估整套实验流程的准确性,研究者使用改良后的测序接头对 153 个下呼吸道标本进行了快速实时 mNGS 检测分析。研究者们综合了标本的临床培养、16S/ITS 测序、PCR-sanger 测序和病毒的 qPCR 验证结果,形成一套复合标准,用于评价快速 mNGS 报告和常规 mNGS 报告的准确性(图 4)。

图 5 快速 mNGS 和常规 mNGS 结果的准确性评估

如图 5 所示,基于复合参考标准,快速 mNGS 的细菌检测能力达到了阳性符合率 85.1%,阴性符合率 100%;真菌检测能力达到了阳性符合率 80.3%,阴性符合率 97.4%;病毒检测能力达到了阳性符合率 96.8%,阴性符合率 98.0%。

总结

本研究基于杰毅生物 mNGS 自动化解决方案,创新开发了改良的测序接头和实时快速分析系统,以 9.1 小时首次刷新了 Illumina NextSeq 测序平台下的 mNGS 检测速度,性能验证结果证实这项 “既快又准” 的 mNGS 检测技术有望为疑难、危重、特殊感染患者的救治提供更及时、更精准、更全面的诊疗线索,开创临床感染精准诊疗的新局面。

​【重要研究成果】Q-mNGS 诊断新生儿感染与疗效监控

IMG_256

近日,湖南省儿童医院联合杰毅生物共同开展了关于新生儿感染研究,并应用 Q-mNGS 针对传统病原学阴性的新生儿感染患者进行病原检测和监控治疗,研究成果发表在《Frontiers in Microbiology》(IF 5.64)。湖南省儿童医院新生儿科张榕副教授为本文第一作者,杰毅生物刘超博士和湖南省儿童医院彭小明主任为通讯作者。

01 研究背景

感染性疾病是导致新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2019 年全球报告每 100 名活产婴儿中有 17 人死亡,每天有 6,700 名新生儿死亡,约 48% 的 7 天以上新生儿死亡可归因于微生物感染。本研究汇报了 10 例传统方法未能阐明病因的严重感染新生儿患者,对这些患者进行定量宏基因组测序(Q-mNGS,实现人源和病原的相对定量)成功发现病原体并根据 Q-mNGS 结果辅助监控疗效。

02 主要研究结果

10 名参与者的年龄从 2 天到 52 天不等,其中 4 名参与者 (40%) 是女性。疾病类型包括肺炎、败血症和脑膜炎,入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列于表 1。研究对 10 名患儿同时进行传统微生物检测(培养、抗原检测和 PCR)和 Q-mNGS 检测,结果显示,传统病原学检测均为阴性,而 Q-mNGS 则检测到结核分枝杆菌、嗜肺军团菌、蜡样芽孢杆菌等病原体。后续临床根据 Q-mNGS 检测结果进行抗生素调整及疗效监控,有 8 名患儿在治疗后恢复健康,10 名患者 Q-mNGS 检测结果见表 2。

IMG_257

表 1 入组患者的临床特征

IMG_258

表 2 10 名患者的 mNGS 检测结果

本研究中,当所有常规方法都未能发现新生儿感染的 “罪魁祸首” 时,Q-mNGS 提供了准确的病原学诊断依据,并指导针对性使用抗生素治疗。因此有望降低新生儿感染的疾病管理总体成本和患者负担。

案例一:结核分枝杆菌

19 日龄男性患儿 1 出现发烧和呼吸急促及呼吸衰竭。外周血、痰、脑脊液的结核分枝杆菌培养为阴性,炎症指标 CRP 为 153.04 mg/dL,降钙素原 (PCT) 为 16.44 ng/ml,入院 2 天后外周血 Q-mNGS 检出结核分枝杆菌(序列数 59 条,相对丰度 83.1%,病原指数(Q 指数)10723.30,排位 86.03%),TAT 仅为 13 小时。随后血液 T.SPOT 试验和痰标本 Xpert MTB/RIF 试验阳性,患儿及母亲也呈现出结核感染影像学特征,基于此临床诊断该患儿为先天性结核病,并进行针对性治疗后患儿恢复正常。 

IMG_259

图 1 患儿的胸部 CT 结果

IMG_260

图 2 结核分支杆菌感染的诊疗过程

案例二 :嗜肺军团菌

4 日龄的女性患儿 2 出现发烧和咳嗽,并迅速恶化。炎症指标 CRP 高于 320 mg/dL,PCT 为 1.07ng/mL,乳酸水平为 4.3mmol/L。痰、血液、脑脊液和 BALF 微生物培养均为阴性,入院 12 天后肺泡灌洗液和外周血进行 Q-mNGS 检出嗜肺军团菌(BALF 序列数为 24055 条,相对丰度 96.18%,Q 指数 22014.71,排位 91.05% 和外周血序列数 361 条,相对丰度 96.52%,Q 指数 13653.88,排位 71.54%)。肺泡灌洗液进行 16s 核糖体 RNA (rRNA) 测序及血嗜肺军团菌 IgM 抗体检测结果阳性。基于此临床诊断该患儿为军团菌肺炎,针对性采用红霉素治疗,并送检外周血标本进行 Q-mNGS 连续检测,监控嗜肺军团菌的载量,治疗 33 天后未检出嗜肺军团菌,停止用药并进行随访,患儿生长和神经发育均正常。

IMG_261

图 3 Q-mNGS 和 16s 核糖体 RNA(rRNA) 测序检出嗜肺军团菌

IMG_262

图 4 嗜肺军团菌感染的诊疗过程

案例三:蜡样芽孢杆菌

15 日龄女性患儿 10,出现呼吸急促 15 天、发热 3 天、抽搐 2 天。炎症指标 CRP 为 168.1mg/dL,PCT 为 18.12ng/mL。脑脊液检查显示白细胞 9.65×109/L,葡萄糖 1.02mmol/L,蛋白质 2.64g/L。痰、血液、脑脊液微生物培养均为阴性,脑脊液生化提示细菌性脑炎,送检脑脊液进行 Q-mNGS 检测,检出蜡样芽孢杆菌序列数 61 条,相对丰度 6.21%,Q 指数 9559.24,排位 94.4%。结合患儿的脑部影像学特征及 16rRNA 测序结果,临床拟诊蜡样芽孢杆菌感染。送检脑脊液标本进行 Q-mNGS 连续检测,监控蜡样芽孢杆菌的载量,调整抗生素方案。3 个月随访患儿感染指标恢复正常,仍存在弥漫性脑软化症。

IMG_263

图 5 蜡样芽孢杆菌感染的诊疗过程

卓悦榜丨杰毅生物获评 2021 年度 IVD 与生命科学最佳企业奖

2022 年 4 月 3 日,专注于中国医疗健康的产业投行浩悦资本正式发布了 “2022 第六届医疗健康投资卓悦榜”。杰毅生物获评 “2021 年度 IVD 与生命科学最佳企业” 奖。

IMG_9722

作为业界高度认可的年度权威榜单,医疗健康投资卓悦榜自 2017 年首次发榜以来,始终秉承公平公正、客观中立的原则,通过 “权威评委、每家一票” 实名票选的形式,根据公开披露资料和各机构填报信息,对各医疗健康投资基金的投资活跃度、交易数量、交易金额以及投资回报等指标进行全面梳理,评选产生出年度优秀投资机构。同时,卓悦榜也针对生物医药、创新医疗器械、体外诊断、医疗服务、智慧医疗等不同领域的医疗健康优秀企业授予奖项,旨在打造真正具有公信力和影响力的投资榜单,为行业发展树立新标杆,为投资合作创造新机遇。

近年来,杰毅生物立足于感染病原分子诊断领域, 致力于创新前沿分子诊断技术解决细菌耐药及感染疾病精准诊疗的世界性难题。经过多年的产品研发和临床应用实践,成功打造了国内领先的定量病原宏基因组 Q-mNGS 自动化解决方案,引领行业技术进步:推动感染分子检测更快——自主研发自动化、实时生信分析等技术,实现了行业内最快的 mNGS7 小时交付时间更准——解决临床难以区分 mNGS 真、假阴性的问题,率先开创定量 Q-mNGS 检测,显著提高感染病原体检出率,更能精确提示肿瘤信息;更智慧——开创了人工智能机器人的智能化分子实验室等一系列颠覆性创新成果。

2021 年,杰毅生物成功完成了覆盖全国 20 余个重要省市的 mNGS 检测交付网络的布局,成为 1600 多所医疗卫生机构的合作伙伴,携手加速 mNGS 在感染临床诊疗的应用,让前沿医学技术为广大感染患疾病者带来福音。

作为感染病原分子诊断领域技术创新引领企业, 杰毅生物始终秉承创新检验未来的理念并践行以客户为中心的价值观。在未来,杰毅生物将进一步拓展前沿分子诊断技术在临床感染诊疗领域的应用,让感染患者第一时间得到精准诊疗的愿景不弛于空想,不婺于虚声,在未来,杰毅生物期待和浩悦资本及其他产业同仁携手共进,聚势谋远,共同为中国医疗健康事业的稳健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开拓创新,并肩前行 | 杰毅生物携手思纳福医疗,开拓感染分子诊断新征程

2022 新年伊始,杭州杰毅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杰毅生物”)与国内领先的分子诊断技术企业苏州思纳福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思纳福医疗”)正式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发挥感染病原分子检测和数字 PCR 技术领域的优势,通过深入的科研合作,探索创新分子诊断技术在感染病原检测领域的创新应用。

感染性疾病一直是当今世界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重大疾病。目前,全球感染性疾病的发病率不断上升,病原体呈现多样化和复杂化的发展趋势。及时、准确的医疗诊断是有效防治感染性疾病的重要手段。传统病原微生物检测技术存在不同局限,而分子生物学技术检测凭借高灵敏度、准确性强、报告时间短等特点,逐渐成为病原微生物检测的主流方法学。当前,感染性疾病的精准诊疗依旧面临不少的挑战,病原体的早期确定和准确鉴别对感染性疾病的预防及有效控制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为了解决常见病原体的诊断难题,杰毅生物携手思纳福医疗通过紧密的技术科研合作,努力探索挖掘分子诊断技术在感染性疾病领域的创新应用。作为感染性疾病新一代分子诊断技术的创新推动者,杰毅生物致力于将数据驱动与产品创新相结合,开拓先进的分子诊断技术在感染性疾病等人类健康领域的应用。2020 年,公司首推 Q-mNGS 定量宏基因组检测,将 mNGS 推进到 “定量” 时代;随着技术的持续升级迭代,2021 年杰毅生物推出了 Q-mNGS 自动化解决方案,实现了 13 小时内完成 mNGS 检测全流程。

目前已与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等国内顶级临床机构建立了深入合作,共同开展临床应用与医学转化研究。

思纳福医疗旨在通过技术革新,为行业提供快速、灵敏、精准、智能的分子诊断解决方案。2020 年,公司推出全球首款无需微流控芯片的一体化数字 PCR 检测设备 DQ24。凭借操作便捷、结果准确、灵敏度高,成本可控等优势,2021 年客户已达 100 多家,其中包括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国家计量院等权威机构,并拿到 FDA、CE、NMPA 的临床准入许可。

目前已有多款试剂进入注册阶段,有望实现数字 PCR 技术在各应用场景的落地和普及。

随着本次战略合作的顺利达成,杰毅生物与思纳福医疗将在新的一年里开拓创新,并肩前行,共同拓展分子诊断新技术在病原感染病原检测领域的应用。通过更快速、更精准的分子诊断技术帮助临床提高常见感染病原的检出率,让每位感染患者第一时间得到精准诊疗。

关于思纳福医疗

思纳福医疗专注于新一代分子诊断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凭借其独创的 “振动注射” 技术,推出了全球首款无需微流控芯片的一体化数字 PCR 检测设备,彻底解决了数字 PCR 技术在临床应用中存在的成本过高,操作复杂的核心痛点。经过多年积淀,思纳福医疗逐步形成了以 “技术革新为前提,先进工艺为核心,全产业链整合为基础,精细化管理为保障” 的四位一体发展策略。公司立足中国,面向世界,旨在通过不断的技术革新,为行业提供快速、灵敏、精准、智能的分子诊断解决方案。

关于杰毅生物

杭州杰毅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感染性疾病分子诊断的高新技术企业。秉承创新驱动发展的经营理念,致力于将数据驱动与产品创新相结合,开拓先进的分子诊断技术在感染性疾病等人类健康领域的应用,让疾病诊断更简单、更快速、更智能。公司聚焦感染疾病精准医疗领域,布局多项核心专利技术,已形成基因编辑(CRISPR/Cas)和高通量测序(NGS)两大前沿技术平台,搭建起了多层次,高品质的产品线及服务体系,为临床患者提供感染性疾病分子诊断的整体解决方案。

【喜报】杰毅生物荣获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认证

2021 年 12 月底,全国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公布了《关于对浙江省 2021 年认定的第一批高新技术企业进行备案公示的通知》,杭州杰毅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凭借自身的技术创新、核心技术壁垒、独立知识产权以及产学研一体化等多方位的综合实力通过了 2021 年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正式荣膺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称号。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是由科技部、财务部、国家税务总局共同牵头负责的国家评审活动,旨在鼓励企业向知识密集型转变的产业创新运动。获得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是对企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支持与认可,也是国内高新技术企业最权威的荣誉之一。

此次杰毅生物通过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的认定,意味着对杰毅生物科技创新及综合实力的支持和认可。“让每位感染患者第一时间得到精准诊疗” 是杰毅生物全体人员的奋斗的动力。未来,我们将继续砥砺前行,加大技术研发投入,加快推进创新知识成果转化,力争成为科技医疗服务行业的中坚力量,为广大民众提供更高品质的服务和产品!

关于杰毅生物

杰毅生物作为感染性疾病新一代分子诊断技术的创新推动者,始终坚持技术为先的发展理念,重视创新技术的研发、技术人才的培养和技术成果的转化。经过对前沿分子技术的持续探索和创新,公司已形成基因编辑(CRISPR/Cas)和高通量测序(NGS)两大前沿技术平台。杰毅生物目前已率先成功研发出全球领先的病原宏基因组全自动智能化检测产品解决方案,率先推出 Q-mNGS 定量宏基因组检测技术,是目前国内唯一一家提供病原宏基因组 mNGS 全自动检测产品解决方案的公司,可实现在 13 小时内完成 mNGS 检测全流程。杰毅生物也凭借强大的产品技术能力,成为了全国唯一一家在武汉金银潭医院为新冠重症患者提供本地化 mNGS 检测的公司。公司将全力投入搭建覆盖全国的 mNGS 交付中心,让快速、精准的 mNGS 检测技术造福更多的感染患者,正如我们的愿景目标——“让每位感染患者第一时间得到精准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