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盘|1 月内 2 名幼童相继感染,一文说清楚 “食脑虫”

短短 2 周内,福建、安徽两个孩子先后感染 “食脑虫” 的事件在网络上引发广泛关注。

“食脑虫” 的凶险,大家有所耳闻,但是短期内 2 个孩子感染,让广大家长们触目惊心:正常游泳嬉戏也有感染风险,夏天游泳还安全吗?

食脑虫究竟是什么?

食脑虫其实是指一大类能引起人类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阿米巴原虫(变形虫 “Amoeba” 的中文译音),它是一种单细胞生物,有多个分支。目前被称为 “食脑虫” 的有 4 种感染的病原体:
福勒纳格里阿米巴(Naeglena fowleri,曾称为福氏耐格里阿米巴原虫)、狒狒巴拉姆希阿米巴(Balamuthia mandrillaris,曾称为巴氏阿米巴原虫)和双核匀变虫(Sappinia diploidea)、棘阿米巴属 (Acanthamoeba spp),感染后容易对人体中枢神经系统造成损害。
最近引起广泛关注的两例儿童感染的 “食脑虫” 虽同属阿米巴原虫感染,但在病原体类型、疾病特征、症状进展及治疗方案上存在显著差异。
两种脑炎都是非常罕见的疾病,由于发病率非常低,病死率极高,限制了其治疗药物的研发,因而感染后果非常严重。
原发性阿米巴性脑膜脑炎 (PAM) 无特征性临床表现。发病初期,28% 的患者仅表现为头痛、呕吐、发烧等流感样前驱症状,72% 患者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如颈强直、嗜睡、厌食和恐惧等。疾病进展迅速,发病到死亡的平均时间为 5 天。由于诊断困难、感染隐蔽,以及缺乏特异性治疗药物,患者的死亡率接近 100%。
肉芽肿性阿米巴脑炎 (GAE) 通常由狒狒巴拉姆希阿米巴和棘阿米巴原虫感染引起,其病程发展稍缓,但病死率也很高。在中枢神经系统, 发病是隐匿的, 该综合征的表现常与占位性病变相仿。精神状态改变、头痛和颈强直, 可伴有局灶性表现, 如脑神经麻痹、共济失调和偏瘫。
阿米巴原虫感染可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组织细胞培养、PCR 检测以及脑脊液 mNGS 等方法进行确诊。
 
其中 mNGS、tNGS 检测较为迅速且准确。如出现不明原因的中枢神经系统症状的患者, 若镜检阴性,则需结合病情需要建议采用 mNGS、tNGS 技术筛查以便于早期诊断, 尽早治疗, 改善患者预后,降低病死率。

阿米巴原虫虽然要警惕,但别恐慌。做好以下预防:

1. 不在野外水体里游泳、洗澡:潜水、跳水、滑水时戴鼻夹或捏鼻,别在浅水翻泥; 嬉水喷泉时别让水柱直冲鼻孔,戴鼻夹更稳妥。

2. 皮肤有伤口时尽量避免下水:先包扎、处理好伤口,再下水或干脏活。

3. 玩水后出现不适,及时就医:时间就是生命,如在玩水后出现持续发热不退,头痛、恶心等不适症状,务必及时就医,并主动告知医生近期生活接触史。

杰 sirTips:

在我们日常生活接触的环境中,可引发中枢神经感染的病原体还有很多,除了阿米巴原虫,病毒、细菌、真菌都可成为引发脑膜炎的病原体,如肠道病毒、“冰箱杀手” 李斯特菌等等。

大部分人在感染后会出现发热,而神经系统感染可伴随头痛、恶心呕吐、昏迷、癫痫等症状,发生这种情况时应当尽早前往医院进行检查鉴别,必要时要抽取脑脊液进行化验和病原学检测。

面对罕见、疑难感染性疾病,杰毅生物 mNGS、tNGS 检测方案,精准鉴定感染病原,13 小时极速报告,为患者及时有效救治赢得宝贵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