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 FUO 诊疗困境,杰毅 Onco-mNGS 肿瘤提示科研文章合集(二)

不明原因发热(FUO)病因复杂,诊断困难,约半数患者难以确诊,其中约 14% 为恶性肿瘤,且死亡率高达 12-35%。由于初诊常优先考虑感染,肿瘤易被忽视,导致误诊。

为实现感染与肿瘤的早期精准鉴别,杰毅生物基于 50 万临床数据,率先推出 Onco-mNGS 技术。该技术在一次检测中,既能鉴定病原体,又能通过染色体拷贝数变异(CNV)分析提示肿瘤信号,为 FUO 诊疗提供了高效新方案。为验证其诊断性能,杰毅生物自 2021 年起联合全国多家医院开展了临床研究,以下是相关成果及病例报告。

1. 期刊:《Frontiers in Medicine》(2021 IF=5.06)

合作单位: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 of the Mandible Diagnosed by Metagenomic Sequencing: A Case Report研究概述:本文报告一例 52 岁女性患者的下颌骨 DLBCL,并伴有复发性发热和牙痛,根据 Q-mNGS 结果排除了微生物感染。另外,通过对人源核酸序列进行分析,发现患者的染色体拷贝数异常,由此推测患有癌症。Q-mNGS 通过检测 CNV,可促进临床对肿瘤的关注,有助于对肿瘤的早期诊断。结合病原检测和 CNV 分析,Q-mNGS 可提供多层次的诊断线索,有助于优化肿瘤诊断的敏感性,对疑似感染的患者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拷贝数变异;弥漫性大 B 细胞淋巴瘤;不明原因发热;下颌骨非霍奇金淋巴瘤;宏基因组二代测序;非霍奇金淋巴瘤

2. 期刊:《BMC Pulmonary Medicine》 (2022 IF=3.10) 

合作单位:福建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Diagnosis of lung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based on metagenomic 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

研究概述:临床对疑似肺部感染患者的治疗常依赖经验性抗生素。但初步诊断多基于临床表现和常规微生物检测,其结果可能存在误判。本例患者初诊为肺脓肿,但抗生素治疗无效,经宏基因组二代测序(mNGS)提示存在恶性肿瘤。经肺活检组织 HE 染色及免疫组化检测,该患者最终被确诊为肺鳞状细胞癌。

关键词:拷贝数变异;肺脓肿;肺鳞状细胞癌;宏基因组二代测序;肺部感染

3. 期刊:《Oncology Letters》(2023 IF=2.50)

合作单位:贵州省人民医院

T-lymphoblastic lymphoma in a child diagnosed by metagenomic sequencing: A case report

研究概述:

患者为一名 8 岁男孩,因出现腹痛、胸闷和呼吸困难超过 5 天就诊,并考虑双侧胸膜、腹部和心包积液。初期诊断为感染,但抗炎药物无效,且积液标本的细胞学和肿瘤标志物分析未发现异常。后心包积液送检 mNGS,未检出病原体,但 CNV 提示肿瘤。该患者最终诊断为 T 淋巴细胞淋巴瘤。

关键词:

T 淋巴母细胞淋巴瘤;拷贝数变异;宏基因组二代测序;多浆膜腔积液;非霍奇金淋巴瘤

4. 期刊:《Frontiers in Immunology》2023 IF=5.70 

合作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Etiological stratification and prognostic assessment of haemophagocytic lymphohistiocytosis by machine learning on onco-mNGS data and clinical data

研究概述:

本研究基于 Onco-mNGS 产生的 CNV 和微生物数据,对 92 例经临床确诊的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多症(HLH)患者进行了感染、肿瘤和自身免疫的病因学分型,并建立和验证了一个可用于鉴别诊断导致继发性 HLH 病因的预测模型,最后评估了 EBV 感染和非 EBV 感染导致的 HLH 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表明,Onco-mNGS 可用于识别继发性 HLH 患者的感染和恶性肿瘤相关诱因。基于 CNV 信息、感染病原体谱和血液微生物群落建立的随机森林分类模型可用于鉴别不同的 HLH 亚型并确定其潜在的诱发因素。HLH 患者的治疗预后不仅与 CNV 有关,还与外周血中的病原和非病原微生物有关。高 CNV 负担以及 19 号染色体上的频繁缺失、高病原载量和低非病原微生物载量等预后因素与患者的不良预后结局呈显著相关。该研究为继发性 HLH 患者的诱因和预后预测提供了全面的认识,Onco-mNGS 有助于早期诊断和适当的靶向治疗,从而改善患者的生存和预后。

关键词:

病因学分型;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多症;机器学习;Onco-mNGS;预后评估

 

5. 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eneral Medicine》(IF=2.0)

合作单位: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

Clinical Application and Evaluation of Metagenomic 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 for Low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s and Human Tumor Screening

研究概述

本研究旨在评估 mNGS 在下呼吸道感染(LRTIs)与人类肿瘤筛查中的临床价值。收集 2020 年 1 月至 2022 年 9 月收治的 188 例患者的样本(包括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痰液、肺活检组织及外周血),采用 mNGS 技术同步进行病原体与染色体拷贝数变异(CNV)检测,同时进行传统微生物培养和综合微生物检测(CMT),比较三种方法(mNGS 组、传统培养组与 CMT 组)的诊断效能。结果表明,188 例患者中,LRTIs 组 149 例(79.3%),非 LRTIs 组 39 例(20.7%)。mNGS 组的诊断敏感度与准确度均高于传统培养组和 CMT 组(P < 0.001;P < 0.001;P < 0.001;P < 0.001),特异性高于 CMT 组(P = 0.039)但低于传统培养组(P = 0.006)。mNGS 组与传统培养组的阳性预测值均高于 CMT 组(P = 0.004;P = 0.011),mNGS 组的阴性预测值高于 CMT 组(P = 0.003)。此外,所有样本同步进行染色体 CNV 检测,8%(15/188)呈现 CNV 阳性。其中 10 例患者初诊被误诊为非肿瘤性疾病,误诊率达 66.7%(10/15)。对 13 例确诊原发性或转移性肺癌患者进行 BALF CNV 检测,阳性率为 38.5%。本研究表明,mNGS 技术在病原学诊断中的敏感度与准确度优于传统培养和 CMT 检测。CNV 检测是肿瘤尤其是隐匿性肿瘤筛查的重要辅助诊断手段。

关键词:

基因组不稳定性;宏基因组学;二代测序;病原学诊断;呼吸道感染性疾病

总结

这些研究共同印证了 Onco-mNGS 技术在不明原因发热患者中感染和肿瘤排查中作用显著,检测性能优异。mNGS 正从单一的 “感染诊断工具” 演变为 “病原微生物与肿瘤联合检测的新方案”。未来有望建立多癌种大数据模型,探索肿瘤、遗传学领域,借助 AI 优化数据分析、推动多方法联用,助力临床精准诊疗。

基于 “毅达 Lab” 病原体检测整体解决方案,NGS 本地化用户不仅可以选择 mNGS 和 tNGS 并线上机,更能灵活拓展 Onco-mNGS 检测,实现精准快速病原检测+肿瘤提示双重获益,让 NGS 本地化开展提质增效。